今天是世界读书日。自1995年设立至今,这个日子每年都在提醒我们询问自己读书了吗?上次打开书本是什么时侯?
读书意味着分享前人传承的经验与思索,意味着在前人思索的引领下思索自身。我认为理想的阅读状态是让读书成为每天的日常,成为个人成长的重要途径。同时,我也想给大家几点关于读书的建议,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有选择地阅读好书,从前人的智慧中汲取灵感、获得成长。
人生中充分阅读的三个阶段
我人生中有三个阶段曾经做到充分阅读。当我今天回顾我的人生,我觉得最快乐、成长最多、得到最多养分的就是那三个阶段。
第一个阶段:书不算奖励,随时都可以买
第一个阶段是我大概五岁到十一岁的时候,那段时间我父亲买了各种各样的书,让我在家里阅读。记得有一次我考了第一名,母亲带我出去买礼物。我看上了一套《福尔摩斯全集》。母亲说:“书不算是礼物。你要买多少书,只要是中外名著,随时都可以买。”结果,她不但买了书,还另买了一只手表作为礼物送给我。从那时起,我就爱上了读书,一年至少要看两三百本书。当时,看了《双城记》、《基督山恩仇记》一类的西方文学,也读了《三国演义》、《水浒传》一类的中国古典文学,但对我影响最大的还是名人传记。海伦·凯勒虽然失明、失聪但依然进入一流大学的经历,对我未来性格中坚韧和勇气形成有很大影响。而爱迪生的发明改变了人类的生活,这让我向往成为一位科学家。那个时候我把书当作一种无限索取的礼物,贪婪地索取。也是那段时间,我对很多中国历代的典籍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,在那差不多六年的时间里,我每年都保持着很多的阅读量。
第二个阶段:大学期间,每周2、3本西方哲学
然后我去了美国留学,就中断了一段时间,直到我到了哥伦比亚大学。在那时我算被逼着读书,因为在哥伦比亚大学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核心课程,core curriculum,基本一年就逼你读一百本书,大部分是西方的哲学、文学类书籍,说实在的,那段阅读时光不是特别享受,你可以想象,一个英语不是母语的人,到了美国,要读这么厚的一本书,每周要读两三本,压力非常大。但是多年之后,当我回忆在哥伦比亚大学的那段时光,不论是我读的柏拉图,或者是Locke、Hobbs几位英国哲学家的理论,还是莎士比亚,都让我深深地体会到,其实人性的一切,在莎士比亚的书里都可以找到,很多东方的智慧在西方的书里也一样可以找到,我甚至会说,作为一个理工宅男,为什么到今天能够出六本书,有些还比较畅销,很大的理由也是因为当时在哥伦比亚,逼着我大量、广泛地阅读。
第三个阶段:生病后,读书让我重新衡量人生
当然好景不长,四年大学毕业以后,我又回到我理工男的生活,直到后来生病。生了病在家很多事是不太适合做的,所以我选择读了很多书。我之前分享过在治疗期间读布朗妮·维尔(Bronnie Ware)一本书的感受,书中记录了临终病人一生中最后悔的事情。作者提到,没有一个人会为当年不够认真工作、不够努力加班、或财产积攒不足而后悔。人们临终时最盼望的,是希望能再有机会花更多时间与自己所爱的人在一起。这本书使我重新权衡工作、生活的安排,重新衡量人生价值。在生病期间,我读了很多心灵方面的书,还有东方文化、历史方面的书,感觉非常有收获。
所以我觉得一个人充分阅读,把阅读当作日常,这是一种享受,是一个汲取养分的过程,是一种最好的成长。
读书的“三做三不做”
关于读书,我想给大家六个建议,三做三不做,非常简单的建议,应该适合每个人。
01 多读不同意见的书
我觉得在东方长大的小朋友们常常被灌输一种思想,认为书上写的就是对的,读了书要把它背下来。我觉得这样并不好,其实每一件事情都有很多面,有很多不同的观点、不同的意见。我建议大家不要把书当圣经,多去读一些不同观点的书,而不是只读那些你认为是你同意的,符合你观点的书,尝试读一些跟你的观点有冲突的书。如果你能多方面来看待同一件事情,也可以培养批判式思维。另一方面,就算你坚持你原来的想法,你也可以了解别人是怎么想的,当你和对方辩论或者持有不同意见的时候也许可以用到。
02 多读历史
走了这么长的路,看了这么多的事情,读了这么多的书,我发现历史总是在重复,人类还是不断在犯过去犯过的错误。我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多读历史的话,也许我们可以多了解人性、可以少走一些弯路。
03 中西融会贯通
虽然中国古老的思想、文学都非常精湛,可以学到很多东西,但是我在哥伦比亚大学读的那几百本书,我觉得对我还是有非常深刻的启发。所以有时间的话,我觉得还是平衡一下,读一些东方的书,也读一些你想读的西方的书,比如英美哲学家的书、莎士比亚的书等等,东西方的思想能够平衡吸取。
04 不要读翻译劣质的书
当你读西方的书时尽量读原文书,因为翻译的过程会流失很多有价值的东西。所以英文好的同学,可以读原文书;英文不错的同学,可以先把英文学好,然后读原文书;实在不想学英文的同学们,那读中文书也可以,但是一定要找好的翻译来源。我发现比如《乔布斯传》,我看了两个中文版,翻译水平差异是巨大的。
05 少读纯理论的书
有些纯理论的书,不是在过去实例的验证之下写成的,所以我会更建议大家去读那些有真实的事例穿插的书,而不是纯理论化的一本书。
06 少读成功学的书
每次走到书店看到我的书被放到成功学,我就想低着头走过去,因为,我觉得大部分成功学的书,其实都是一些没有实干过的人,把一些理论攒起来,让你认为自己看完也可以成功的书,而且它教导的可能是“你只要模仿谁谁谁就可以成功”。但是实际上每一个人是不同的,每一个人成功的模式也是不同的。而且那些写成功学的书的人,他们自己成功了吗?他们自己有经验吗?他们分享的是攒来的经验还是自己的经历总结呢?所以我建议少读成功学的书。但是如果你很想学习一些成功的典范,那么我会推荐多看自传。看自传的时候,也要看作者本人自己写的自传,而不是授权别人写的,因为别人写的也是攒出来的。最后,即使看作者本人的自传,也不要盲目地去学习对方的一切,因为每个人是不一样的,学习那些适合你的。
查理·芒格说:“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,没有不每天阅读的——没有,一个都没有。”一位导师在推荐芒格演讲录《穷查理宝典》时说,“创业不仅需要技术,更需要人生的智慧。”书从来都是有用和无用的,有用在于启迪心智,无用在于不提供答案。
如今,被网络和琐事挤占的读书时间在减少。许多人把不读书的原因归罪于没有时间,其实读书最大的误区或者说不读书的最大理由就是“没有时间”。如果一年读书一百本看起来遥不可及,那就先从今天通勤路上读书半小时做起吧!阅读从来不需要多余的仪式感,只需要现在拿起书,读下去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开心电脑网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。